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括哪些?

  • 时间:2021-06-30
  • 来源:中心支部综合
  • 点击:148674 次
  •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我们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目前有明确阐述概括的有45种精神。本篇选取一部分供大家学习。

1、红船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井冈山精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培育和形成。它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 艰苦奋斗的作风。2016年2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28个字。

与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3、长征精神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是分6批从5个地区出发的,××批是由红7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赣东北前进。其后各批是:红6军团于1934年7月下旬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于同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25军于同年11月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2、红6军团(1936年7月,与红32军合编成红二方面军)于同年11月离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克服难以想象的经济、军事等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全部集中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4、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征。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今吴起县吴起街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7年1月10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保安迁往延安。13日,到达延安。从此以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驻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初期,党把延安作为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和发动陕甘宁边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里,党贯彻“三三制”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扩大了统一战线;在这里,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克服当时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在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写入党章。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毛泽东在延安生活了十年两个月零五天。其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5、西柏坡精神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建立了解放全中国的×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西柏坡精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道: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突出的特点。二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6、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指的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大别山区这一特定范围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的革命精神总和。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11月7日,“大别山精神”研究组发布新闻,将“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7、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红岩精神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相连,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特殊的斗争紧密相关。

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

红岩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就是: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对真理的坚持。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8、抗美援朝精神

1950年6月,美国乘朝鲜内战之际,悍然出兵朝鲜。美国第7舰队侵驻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不断轰炸中朝边境的中国城镇和乡村,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经过2年9个月的殊死战斗,中朝两国军民终于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颜强、舍生忘死的革命其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9、焦裕禄精神

1962年12月,焦裕禄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自然灾害频繁,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人民生活十分贫穷。面对困难,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坚苦卓绝的斗争,奋力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
     焦裕禄在担任县委书记的日子里,为民爱民,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冰天雪地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暴雨洪水时抱病到灾区察看灾情,在群众×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给群众送去温暖与关心。他重视科学,坚持办法要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找,在兰考的470多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对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摸清了“三害”发生演变的特点和趋势,闯出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打开了发展的新天地。他注重实干,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亲自到治理“三害”的××线,绿化荒滩的时候与人民群众一棵一棵地栽树,改造盐碱地的时候一车一车地运土。他无私奉献,经常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后一刻,他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仍然是如何治理“三害”,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1964年,焦裕禄因肝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虽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
      对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专程到兰考,致敬忠魂。在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2018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评价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10、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铁人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为干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对技术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铁人”精神,不仅是王进喜同志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奋斗实践的升华,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结晶,是王进喜自身品格与许许多多石油战线先进人物的思想、精神境界的融合提升。“铁人”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11、“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个是核弹,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有一个是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国于20世纪50~60年代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

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

12、抗洪精神

1998年入夏,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有360多千米的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开展了气势恢宏、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斗争。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迅速奔赴抗洪前线,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同心同德,团结奋战。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拼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成功地保卫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安全,保卫了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灾害的伟大壮举和辉煌业绩。在抗洪抢险期间,中央领导多次亲临抗洪第一线,察看灾情,慰问军民,指挥抗洪抢险战斗。9月28日,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隆重举行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江泽民高度评价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深刻总结了抗洪抢险的成功经验,精辟阐述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明确指出:“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13、脱贫攻坚精神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历经8年脱贫攻坚,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0740元,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960万,改造贫穷地区学校10.8万所,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销售扶贫产品3000多亿元,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14亿中国人民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并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创造出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14、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形成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 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各省区市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时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了一张严防死守的天罗地网,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奇迹般建成并开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具有战地色彩的十余家方舱医院迅速开设,实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新创举。一声号令,迅速集结,毫无怨言,毫不犹豫,这种作风、姿态和速度让世人惊叹。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为顾全大局,一座千万级别人口的武汉被“封城”,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14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当病毒“魔鬼”袭来,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他们誓死不退,不胜不休,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在抗疫一线。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疫情暴发时,人们难免惊慌、恐惧、焦虑和担忧。然而,党始终是中流砥柱,党的坚强领导一直是定海神针,制度优势日益彰显,还有那一面面高扬的党旗、一个个救死扶伤的“勇敢的人”,他们是主心骨、定心丸和保护神。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这是响彻华夏大地的铿锵心声,亿万人民怀着必胜的信心,向着胜利进军。

 

客服热线:市场招聘 0556-5347281、5347220(传真) 人事代理 0556-5347289、5347287(传真)
主办单位:安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安庆市市府路7号人才市场大楼
服务邮箱:aqrczx@163.com 皖ICP备05022077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